新聞資訊
在SMT(表面貼裝技術)生產線上,有多種檢測技術用于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SMT檢測技術:
1. 人工目檢
特點:利用人的眼睛借助帶照明或不帶照明的放大鏡,用肉眼觀察檢驗印制電路板及焊點的外觀、缺件、錯件、極性反、偏移、立碑等方面的質量問題。
優點:簡單快捷,成本低。
缺點:依賴于操作人員的經驗和視力,對于微小缺陷可能難以察覺。
2. 數碼顯微鏡
特點:將顯微鏡看到的實物圖像通過數模轉換,放大后顯示在計算機的屏幕上,可以將圖片保存、放大、打印。配測量軟件可以測量各種數據。
應用:適用于電子工業生產線的檢驗、印刷線路板的檢測、印刷電路組件中出現的焊接缺陷的檢測等。
3. SPI錫膏檢測儀
特點:利用光學原理,通過三角測量的方法計算印刷在PCB板上的錫膏高度,檢測和分析錫膏印刷的質量,提前發現SMT工藝缺陷。
應用:減少由于錫膏印刷不良造成的缺陷,給操作人員強有力的品管支持,增強制程性能。
4. 自動光學檢測(AOI)
特點:利用高精度相機和圖像處理技術,對貼片元件進行非接觸式掃描,并與預設的CAD數據進行比對,自動檢測元件的位置偏差、缺失、極性錯誤、焊接不良等缺陷。
應用:在線AOI直接集成在生產線中,能夠實時對產品進行檢測,并及時反饋檢測結果;離線AOI通常在生產線外進行,用于對已完成的產品進行全面、細致的檢測。
5. SMT首件檢測儀
特點:通過智能集成CAD坐標、BOM清單和首件PCB掃描圖,系統自動錄入測量數據,實現SMT生產線產品首件檢查化繁為簡,LCR讀取數據自動對應相應位置并進行自動判斷檢測結果。
應用:杜絕誤測和漏測,并自動生成測試報表存于數據庫。
6. 自動X射線檢測(AXI)
特點:利用X射線可穿透物質并在物質中有衰減的特性來發現缺陷,主要檢測焊點內部缺陷,如BGA、CSP和FC中Chip的焊點檢測。
應用:適用于檢測焊點內部的空洞、裂紋以及多層PCB中的內部連接情況等。
7. 在線測試(ICT)
特點:通過針床接觸電路板上的測試點,檢測電路的連通性、電阻、電容等參數,以確保電路板的功能正常。
應用:針床式ICT可進行模擬器件功能和數字器件邏輯功能測試,故障覆蓋率高,但對每種單板需制作專用的針床夾具,夾具制作和程序開發周期長。飛針式測試儀用探針代替針床,不需制作夾具,程序開發時間短,但測試速度相對較慢。
8. 功能測試(FCT)
特點:對測試電路板提供模擬的運行環境,使電路板工作于設計狀態,從而獲取輸出,進行驗證電路板的功能狀態的測試方法。
應用:將組裝好的某電子設備上的專用線路板連接到該設備的適當電路上,然后加電壓,如果設備正常工作就表明線路板合格。
9. 自動外觀檢查(AVI)
特點:結合了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,能夠自動識別和分類SMT貼片中的各種外觀缺陷,如劃痕、污漬、元件變形等。
應用:具有檢測精度高、速度快、適應性強等優點,能夠顯著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。
10. 綜合測試與數據分析
特點:通過收集和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(如AOI檢測結果、ICT/FCT測試報告等),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問題點,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。
應用:利用統計分析方法(如SPC控制圖等)對生產數據進行監控和分析,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。
這些檢測技術各有優缺點,選擇適合的檢測技術應根據具體的生產需求、產品類型和質量要求來決定。